2007年獲得山東國際小劇場話劇節優秀表演獎
2010年主演大型原創話劇《北平一九四九》第六屆全國話劇優秀劇目展演二等獎;話劇金獅獎優秀劇目獎
2014年主演《紅旗譜》獲得全國戲劇文化獎·話劇金獅獎新劇目獎
2016年主演話劇《榆樹下的欲望》獲中央戲劇學院“國際戲劇學院獎”優秀劇目獎
2018年獲得天津市宣傳文化“五個一批”人才稱號
主要作品:《原野》飾演男主焦大星;《北平一九四九》飾演男主梁思成;《茂陵封侯》飾演男主衛律;《瑪萊娜公主》飾演男主雅瑪爾王子;《相士無非子》飾演男主袁太保;《婢女春紅》飾演男主顏子鵬《紅旗譜》飾演男主嚴運濤;《天下糧田》飾演男主乾隆;《風華絕代》飾演男主大阿哥;《武則天》飾演男主李治;《榆樹下的欲望》飾演男主伊本;《九天攬月》飾演男主鄭華強;《朗園》飾演男主森斯;《海河人家》飾演男主蘇青桐;《靈魂的石頭》飾演男主青年曹禺《德齡與慈禧》飾演男主光緒《運河1935》飾演男主周勤


在市委宣傳部的指導推動下 ,市文旅局、市文聯 、海河傳媒中心、北方演藝集團聯合舉辦了首屆天津市“舞臺新星”青年優秀人才評選活動,旨在為天津市優秀青年藝術人才搭建展示平臺,發掘更多青年舞臺藝術拔尖人才,共同打造天津市未來舞臺藝術名家。

張文明

張文明走上學習藝術之路,是偶然也是必然,偶然是他無意中在學校中聽到了有藝術考試,報名參加了并且順利通過,必然是他打骨子里就熱愛藝術,這也是他一直以來堅持藝術道路的初衷。

往期演出劇照
對于張文明選擇藝術院校,父母是堅決反對的,父母對他的期許并非走上演藝的道路。小小年紀的他背著父母偷偷的去考了藝校,竟收到了好幾個省重點藝校的通知書,并順利的通過了面試。在藝校學習的三年期間,父親從未探望過他,也不曾提及有關學校的一切,但卻出席了他的畢業演出,演出后,父親與他促膝長談,父子倆也終于都解開了心結,這三年父親也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默默了解著藝術專業相關知識,看到兒子畢業演出的那一刻,也見證了張文明這三年的用功與努力,至此才真正的從心里認可了他學藝之路。

往期演出劇照
畢業后,張文明和同學們一起坐上開往北京的列車,共同奔赴艱辛的考學之路。“雖然那段時間條件非常艱苦,住著幾十塊錢的旅館,但是對于未來的憧憬和對藝術的無限渴望,感召著像我這樣的每一位學子。”張文明回憶說。最終,他成功考入了中央戲劇學院,這座中國戲劇影視藝術教育的最高學府。
初入中戲,他被學校強大的光環所迷住了,放松了學習的腳步,漸漸淡忘了考學的艱辛和決定學習藝術的初心,直到聽了師兄師姐們的心得分享,他才認識到應該踏實學習,不能荒廢這得來不易的學習機會。從那時起,學校的圖書館、排練場、服裝化妝間都少不了他的身影。刻苦學習換來的是各種專業課獎學金、優秀團干部等榮譽稱號。這四年的學習時光,讓他積累了豐富的專業知識,為今后的從藝之路奠定了基礎。

往期演出劇照

畢業后,他進入天津人民藝術劇院工作,面對更加寬廣的舞臺,他也有了更多機會進行創作,對于他來說,舞臺是有溫度的。

往期演出劇照
生活和舞臺是密不可分的,舞臺上形形色色的角色,舞臺上的人生千姿百態,恰如生活中的波瀾起伏、五味雜陳。他認為,在舞臺上無論飾演什么樣的角色,其實都能夠在生活的情感經歷體驗當中去尋找到相似的情感點,只有將自己的人生感悟,經過對藝術的理解加工,賦予融入到每個角色中,才能使這個藝術生命更加鮮活。為了能更加得心應手的將生活融入表演中,他留心生活中發生的每一件小事,仔細觀察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。來到天津人藝后,他飾演了《天下糧田》中的乾隆、《九天攬月》中的鄭華強、《榆樹下的欲望》中的伊本、《海河人家》中的蘇青桐等等角色,無論戲份多少,每個角色形象都生動飽滿,得到業內專家和廣大觀眾的認可。

張文明坦言,每一個角色都具有一定的挑戰,演員和角色之間本身會有不小的差距。令他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在話劇《天下糧田》中飾演的乾隆皇帝,當接到這個角色后,一方面他做了大量的案頭工作,查閱相關歷史資料,另一方面他深度揣摩人物的內心,讓自己站在角色角度,深入到劇中的人物關系與矛盾沖突當中,讓這個角色由一段冷冰冰的文字描述,升華為一個鮮活而有溫度的舞臺藝術形象。他說:“將自己對角色的理解感悟融入作者筆下的人物形象,讓每一個角色栩栩如生的呈現在舞臺上,是我作為一名專業演員的素養和決心。”

往期演出劇照

今年年初,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,文藝工作者們積極行動,發揮自身優勢,創作了一系列相關主題的文藝作品,用藝術的力量致敬奮戰在前線的醫護人員。作為青年文藝工作者,張文明也不例外,他與天津人藝的顏美怡、左杰兩位90歲高齡的老藝術家和幾位中青年演員一起,組建起“抗疫情、頌天使”創作小組,采用“隔空”朗誦的方式,錄制了《中國力量》《我的天使,我的英雄》兩首詩歌,作品飽含無限深情,也讓他感受到了使命與擔當在老中青三代文藝工作者之間的傳遞。

往期演出劇照
在天津人藝排演的大型抗疫題材話劇《生死24小時》和抗疫題材舞臺情景劇《天使之愛》中,張文明都飾演了主要角色,他說:“面對這次演出任務,我是抱以更加強烈的使命感投入其中的,作為文藝工作者,這些是我們應該做的事情,是應盡的責任、應有的擔當。”

往期演出劇照

自1998年學習表演藝術至今,“戲劇”這兩個字就從未離開過張文明的生活。從藝校學習影視表演專業,到后來在中央戲劇學院深造,再到畢業后加入天津人民藝術劇院工作,已經走過15載的光陰,他從未離開自己熱愛的話劇舞臺。
張文明說,他很幸運可以將熱愛的行業作為自己的職業,十分享受站在舞臺上的時光,享受在舞臺上體驗著不同的人生和對不同命運的思考與感悟。“當大幕拉開,舞臺燈光照射下來的那一霎,我是幸福的,那一刻,我沉浸其中,體味人生百態,我享受并熱愛著這方舞臺!”
